短视频招募演绎人员:联系13438774266 
为您推荐
川剧魅力与平民教育传奇的完美交融 ——评大型现代川剧《晏阳初》苗 勇     作为长篇传记文学《晏阳初》的创作者,当大型现代川剧《晏阳初》以鲜活的舞台形象呈现在眼前时,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晏阳初,这位被誉为 “世界平民教育之父” 和乡村建设家的伟大人物,将毕生心血倾注于 “除文盲,做新民” 的宏伟事业中。他所从事的事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其平民教育思想与当今教育改革高度契合、乡村建设理念与当...
近日,美国共工新闻社社长龚玉华与美中华商联合会会长龚云定先生,以及来自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姜会长等齐聚一堂,围绕文化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分享彼此独到的观点与见解。龚云定会长现场介绍,美中华商联合会是由多家中国商协会联合发起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于2023年12月30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注册成立。成立大会在旧金山湾区举行,由《硅谷时报》主编于丽娜主持。首任会长龚云定称,该组织旨在...
为增强南充社会文艺团队凝聚力,促进文艺舞蹈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感受传统舞蹈文化魅力,由南充新华商务酒店主办,南充翱翔网络技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南充首届—以舞会友(新华杯)社团联谊赛及颁奖活动。
香港共工新闻社积极顺应传统华文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大趋势,充分依托自身在内容采编方面的强大优势,共工新闻社借助X(原推特)、YouTube、Facebook等国际主流社交平台新媒体互联互通的特性实现广泛传播。如今,其电子版的最新一期已正式上线,在全新的传播模式下正不断形成更大的影响力,为华文媒体的发展积极探索着新路径。供图:香港共工新闻社、印尼共工新闻社、美国共工新闻社、斐济共工新闻社
南充市顺庆区召开2025年抗旱减灾工作推进会议6月12日,南充市顺庆区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杜彬组织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水务局、气象局、应急管理局、相关涉农国企、各乡镇(涉农街道)分管负责人召开了2025年抗旱减灾工作推进会议。会上各部门汇报了目前旱情预防、排查整改的相关工作举措,各乡镇就旱情现状、主要做法、下步工作打算做了详实汇报,顺庆区农业农村局总结了全区2025年抗旱减灾整体情况并提出...
原标题:2025中国(广东)—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交流会10日在广州举行——印尼中华总商会领导企业家钟延筹、江淼成,林友胜等荣获荣誉主席证书。印尼共工新闻社6月12日电(阿周 报道)2025年6月10日在广州举办中国(广东)—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交流会,广东省贸促会(广东国际商会)会长陈小锋在会上介绍,2024年广东印尼两地进出口额17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占中国和印尼双边贸易额的...
昨日: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区委书记牛海江、屯留区开发区主任王志坚、屯留区开发区招商总监徐卓强、屯留区区委改革办副主任张韬、屯留区开发区投资促进部副部长原海庆、中科招商集团执行副总裁任立殿一行受邀到访国联股份肥多多,受到了国联股份副总裁、肥多多CEO尹海凤,肥多多副总裁韩笑,肥多多农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刚,肥多多战略发展部总监业务晋超等人的热情接待。双方围绕农业领域产业规划、数字化场...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人工智能)给咱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一系列利用AI的新型犯罪,也给社会安全与稳定带来了严峻挑战。  本人在浙江省办理的一起涉嫌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大量个人信息,运用 AI 算法进行深度分析,把受害人的兴趣爱好到消费习惯,及社交关系到财务状况,都摸得一清二楚;再通过采集受害人多角度照片或短视频之后,利用AI 变脸技术已从静态图像伪造发展为实时...
——以笔会为媒,共绘艺术新篇           2025年6月7日,陈香梅世界艺术家协会第十四届第五次文化艺术交流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交流思想、增进情谊、互学共进”为核心,汇聚各地艺术家代表,共商艺术创新与文化传承之道。协会宣布,将于2025年6月7日上午十时在北京盛合体育中心举办“书画艺术交流笔会”,并特别预告书画家王世军为协会下一步书画展创作的《藤吉福来》作品将首次亮相,...
2025年5月29日上午,南充市政府广场气氛热烈,以“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为主题的南充市2025年“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在此隆重举行。民革顺庆区基层委员会作为志愿服务团体参与启动仪式。本次活动由市区安委会联合主办,旨在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参与安全的浓厚氛围,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活动以应急体验、趣味游戏及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吸引了众多市民积极参与...

以绿为底  以文铸魂  漫川关镇搏新破题再创辉煌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4-08-06 10:48作者:作者:薛贞来源:西部文化建设网

以绿为底   以文铸魂

漫川关镇搏新破题再创辉煌

作者:薛贞)

秦岭巍巍,和合南北。

在秦岭南麓、金钱河畔,有一个南与北融合、秦与楚交汇、古与今碰撞的千年古镇——漫川关镇古称丰阳关、丰阳川,又称蛮子国,因地貌广阔、水域宽衍而得名这里昔疆秦楚、今界陕鄂,既有北国风光,更具南国风情,成语朝秦暮楚、南腔北调诞生于此,是商贸重镇、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全市唯一一个省级经济发达镇。

QQ截图20240806104907.png

昔日古镇,孕育了6000年前的仰韶文明,创造过“水码头百艇联樯、旱码头千蹄接踵”的商贸辉煌,发生过事关红四方面军生死存亡的“漫川关战役”,积淀出“一曲南腔咏叹千古兴衰荣辱,数声北调演绎万代悲欢离合”的和合文化。

今日漫川,以生态立镇、文旅强镇、城建靓镇、产业兴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国美丽宜居示范小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特色小镇等8项国家级荣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等9项省级荣誉,是敢为人先跨越发展的荣光,更是闯关夺隘辟出的发展新路,文旅康养漫川关在巍巍秦岭脱颖而出。

QQ截图20240806104948.png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漫川古镇经历波浪式、曲折式发展,从战乱到繁华,从辉煌到低谷,再从困境到崛起,由先贤开篇,也必然由后来者接力。漫川关于危机中寻先机、于瓶颈中破难题,从商贸古镇到文旅古镇的转型,从因疫重创到疫后复苏,一次次迈步、一次次突破,承受着“破茧”的阵痛,也收获了“成蝶”的新生。

触历史脉搏   兴古镇文旅

中央电视台曾两次走进这块热土,这里有6000年前的仰韶文明,是2500年前的蛮子古国、唐代的“皇贡辅道”、明清时期的“水旱码头”,有全国独一无二的联璧式“鸳鸯戏楼”和西北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千年的历史积淀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朝秦暮楚”的生存智慧,有南腔北调的和合文化,有红军突围的红色血脉。

QQ截图20240806105025.png

历史文化是独特自然环境与社会背景的产物,更是一个古镇的灵魂。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挖掘利用,让藏在秦楚间的千年古镇再绽芳华。漫川关镇深度挖掘秦楚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曲艺文化等资源优势,建成漫川古镇、漫川人家2个4A级景区和小河口水上乐园、莲花茶创小镇2个3A级景区,曲艺“漫川大调”、美食“漫川八大件”以及双戏楼庙会、猫碗被列为省级非遗名录,“安席·酒话”“漫川酱豆”被列为市级非遗,建成烈士陵园、郧岭阻击战遗址红色教育基地2个,打造《枪魂》《印象漫川》实景演绎剧,电影《血战漫川关》央视展播,2023年获评“陕西省非遗特色示范镇”,古镇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彰显。

QQ截图20240806105055.png

文旅康养,困顿突围与时代主题同频共振。漫川关镇紧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际慢城建设目标“文化+旅游”“旅游+服务”“旅游+康养”融合发展上做文章,完成楚街文化街区铺装等景区建设项目18个,举办中国漫川文化旅游戏剧节、漫川过大年、和合雅集文化节等活动22场次,开发古镇豆酱豆豉、漫川锅巴、豆腐乳等旅游商品26种,带动发展农家乐、酒店、特色小吃等业态364家,带动群众426户,户均年增收4万元,2023年接待游客11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7亿元,文化旅游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

塑城镇肌理   建和美漫川

三年疫情,使以旅游产业为支柱的漫川经济受到重创,同时也迎来了继福银高速后最大的发展机遇——西十高铁在漫川关设站,将历史性地缩短漫川关与秦岭南北的时空距离。漫川关镇观大势而融入,抢抓高铁经济发展机遇,一手抓西十高铁项目保障、高铁站前广场及连接线建设,一手抓城镇建设,提升镇区能级,主动融入西安半小时经济圈、武汉两小时经济圈。

QQ截图20240806105127.png

疾驰的高铁,孕育奔腾的梦想。漫川关镇按照“提标、建优、管好”的思路,景镇融合、一体谋划建设高铁小镇,从建设规划编制到有序拉大镇区框架,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和美镇区建设,镇区由原来1.5平方公里有序扩大到3平方公里,文化旅游步行街区建成与管理,水电视讯气综合管网完成地埋,污水处理场、生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成运营,楚街业态布置、秦街改造规划正加快进行,一个个项目、一个个工程,提升的是综合承载力,留下的是融入城镇肌理的时代印记。

QQ截图20240806105154.png

以绿为底,向美而行,漫川关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厚植绿色发展理念,深挖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道路白改黑、景观绿化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在补短板中“塑形”,在扬优势中“蜕变”,建成了古镇社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小河口市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头雁效应”激发了“群雁活力”,“示范引领型”和美镇区、闫家店“千万工程”示范村、黄家凹野奢帐篷民宿、莲花汉华民宿正你争我赶、加速建设,共同绘就漫川关宜业宜居、宜游宜养的和美画卷。

壮产业筋骨   促乡村振兴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百姓富。产业发展是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实现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漫川关从产业布局的优化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从产业项目的考察到产业基地的落地,从村集体经济壮大到联农带农致富增收,一步一脚印、稳步而求进,逐步形成了东西方向特色产业兴旺、南北方向文化旅游繁荣的良性发展态势。

QQ截图20240806105250.png

漫川关执绿色之笔,践行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路径,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深耕茶叶、中药材、林果“三大产业”,探索“农旅+”“茶旅+”融合发展模式,建成莲花黄花岭茶创小镇、万福贺家岭万亩高山茶叶示范园、纸房沟茶叶采摘体验园、小河口樱桃采摘园4大产业园区,招商引进汉华惠乡、秦岭优源现代农业产业园,万福莲花“茶叶专业村”、李家坪“蛋鸽养殖专业村”、康家坪“中药材专业村”等一批特色产业专业村成效显著,全镇发展中药材12万余亩、茶叶6万余亩、林果业6万余亩,“产业兴旺”的美图景在漫川大地上徐徐展开。

QQ截图20240806105320.png

强劲的产业发展势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漫川关的深入实践,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漫川关的生动诠释,产业发展是路径,群众增收才是目的。漫川关镇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纵深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和“削薄培强”行动,壮大万福茶叶、康家坪中药材、李家坪蛋鸽养殖、乔家村花椒、猛柱山农产品收购等村集体产业,李家坪蛋鸽从产品滞销到供不应求,万福村集体经济收入近50万,康家坪、板庙村集体经济收入破20万,以“党支部+村集体经济+龙头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将农户镶嵌在产业链上,带动群众户均增收3800元,村强民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美好愿景,而是当前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疏治理经络   树文明新风

历史会风化在岁月的长河里,可沉淀下来的文化会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熠熠生辉。一座“鸳鸯戏楼”,看到的是南楼与北楼合体,看不到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秩序之礼;一桌“漫川八大件”,看到的是色香味俱全四扣碗、四炒盘,看不到的是糅合南北口味的融合之美;一杆“笑脸称”,看到的是高高扬起的秤杆,看不到的是水旱码头商贸繁荣时的礼让之心……历史留下的不止是“漫川大调”“漫川八大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深入人心的和合文化。

QQ截图20240806105358.png

中央电视台《记住乡愁—第三季》漫川关镇“相商有则”中,记录的孩子周岁吃“合食”、“板凳打拢”事前商议、请中人等习俗,至今仍依然存在,这些正是“枫桥经验”在漫川关的真实写照。这里有南、北多省群众迁移定居,有回、汉两族人民混合居住,有和合南北的秦风楚韵,也有难以避免的文化差异,漫川关将基层治理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也发挥德高望重的“中人”协调作用,党委政府、志愿者、社会组织、居民群众等各方力量凝聚成绳,法治、民主、协商的群众工作法行之有效,网格化服务管理延伸“零距离”服务群众触角,打通基层治理“神经脉络”,漫川关依然保持着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姿态。

QQ截图20240806105428.png

在漫川关,守住“根”、留住“魂”,不止有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有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有新时代文明新风的沁润与融合。漫川关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乡村大舞台等资源,将“千条线”汇入“一张网”,打造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中心、辐射16个村社文明实践站的共建共享“同心圆”,以乐在我家、和在我家、美在我家等“六在我家”活动为抓手,开展政策宣讲、文明倡导、爱心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开展“五美庭院”“好公婆”“好媳妇”等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文明实践从“一方独唱”到“众声合唱”、从“文明实践”到“实践文明”,文明新风融合漫川文化春风化雨、沁润人心,“崇礼尚德漫川关”文化底蕴愈发浓厚。

QQ截图20240806105500.png

总有一段历史难以忘却,总有一种奋斗心潮澎湃。漫川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阔步前行,镇党委、政府同三万五千漫川关人民一道,奋楫争先、搏新破题,书写文旅崛起发展突围的古镇进化史,一个历史与现代、生态与城镇、经济与社会和谐共融的漫川关发展强音响彻秦岭南麓。

编审:李山林

签发:李杨

校对:杨光